【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兩位會長來訪 拓展台北市推動溼地經驗 促進國際交流及合作】
今天(2015/12/07)由文化大學景觀所郭瓊瑩所長及台灣溼地學會(TWS)方偉達秘書長陪同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兩位會長Ms. Kimberli Ponzio (2015-2016年總會會長)及Ms. Gillian Davies(2016-2017年總會會長)來訪,雙方就國際溼地的發展以及台北市溼地的推動進行意見交換。
Ponzio及Davies會長雙雙表示,國際上對於溼地的推動相當重視,尤其是面對全球氣候的暖化與變遷,溼地可以降低溫度,提供舒適的環境,此外,維護生態的多樣性,提供動植物的棲息地,她們也提及【生態堤防】(living levee)的概念,在國外已經開始推行,在河川兩旁留設濕地,濕地是最佳的調節池,讓洪水氾溢,隨著濕地面積越大,堤防就跟著降低,除了調節氣候及生態復育,並讓市民可以享受親水空間。
兩位會長所提的濕地概念正與市府的推動理念不謀而合,柯文哲市長就任後,特別重視台北市的濕地發展,藉以回應氣候變遷的課題,朝以【韌性城市】(Resilent City)策略發展。市府團隊在一年之內,將信義區永春陂營區,約4公頃面積土地,規劃為濕地公園,104/11/19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將該地原屬住宅區的閒置舊軍事營區變更為公園用地。
此外,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現址,未來也將結合(原)再春游泳池,以及圓山(原)兒童育樂中心(屬於都市計畫風景區之用地),規劃為濕地公園,目前即將排入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都市計畫變更為公園用地。再者,未來松山機場遷建後,規劃原則希將60%松山機場現址釋放的土地,連結【圓山自然景觀公園】、【劍潭濕地】及【花博公園】造就約330公頃的生態濕地與水岸成為「中央公園」,並將4公里基隆河破堤,提供市民新的大型開放休憩與親水空間。而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合區位的【社子島都市計畫】方案,也有濕地的規劃設置,期能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Ponzio及Davies兩位會長都深表台北市政府之生態規劃具有長遠並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視野與準備。
郭瓊瑩所長也表示,感謝我在2007年曾在擔任營建署長任內,大力支持2008年SWS亞洲濕地大會在台灣舉辦,使得台灣濕地大會推向國際發展。明(2016)年9月內政部營建署預定在台北舉辦【2016國際濕地大會研討會】;我代表市府也回應表示,屆時台北市政府也將樂意與內政部營建署合作,協辦上述的國際濕地會議在台北舉辦,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兩位會長亦表示非常樂意與市府合作,共同推動世界淨化環境的美好發展。